合力破解 共渡难关
——《丽水市中小企业现状和发展调查》(下篇)
记者 丁小伟 叶浩博/文 记者 官伟/图
经济周刊
5
LISHUI DAILY
2011年12月8日 星期四
责任编辑 柳绍斌
■联系电话:2154072 ■电子邮箱:liusb1234@163.com
欧亿轴承公司技术员在检测产品。
时下中小企业面临的困局,就像解哥德巴赫猜想,问题错综复杂,解法各异。人人想办法,出主意,八仙过海,神通各显。办法总比困难多,除企业自己动脑筋外,还需大家献智出力——
一次金融危机过后,可能还有二次探底的威胁。欧债危机又重新把人们从经济复苏的喜悦中拉了回来。面对前几年投资如虎,地产似猪的生猛行情,像牛一样缓慢增长的主业——制造业在经济不景气的大环境下又一次成为了企业家的唯一选项。
“必须做好主业,主营业务是核心竞争力。”企业家的话毫不遮饰。
土地制约的硬伤,资金链紧张、成本上升的寒冷时局,用工荒、人才缺失多病交织的疑难杂症或多或少给企业发展夹上了沉重的脚链,制约着丽水企业家走出经济的“珍珑棋局”。
全面提升产业链,从原材料到销售,从人才到厂房,全面实现产业链的提升和拉长,成为困难时期企业家们的共识,但这都需要多方合力。
政府给力
拓宽发展空间
缙云县壶镇镇企业缺乏厂房,缺乏发展空间。这已是默认的事实。
“数十家企业排队等着要地,每年的用地指标都是企业眼里的绣球,抢到的就和中了奖一样。”一位壶镇镇工办的工作人员颇有感慨地说。
飞凤缝纫机有限公司就是家“中奖”企业。一说起明年将要在原厂区范围内建起的三层新厂房,董事长赵雨婉眉开眼笑。她带着记者一边绕着整个厂区转,一边热情地介绍自己的产品。
“近几年,飞凤就像名字一样出现了飞跃性增长,由于工厂转型升级做起了特种缝纫机,企业效益突飞猛进,8000元一台的特种机,本地没人做。飞凤差异化经营,填补了壶镇缝纫机的空白,实现飞凤、上游原料供应商、下游纺织企业的三赢局面。”赵雨婉说。
在产业上游,以前开进飞凤工厂的原料供应商驾驶的都是送货用的微型货车,现在他们开的是20多万的中型轿车;在产业下游,企业绝大多数内贸的特种缝纫机都销往了广东地区,帮助企业用最低的价格实现了纺织行业缝纫机的转型升级。
而飞凤自身的发展更是了不得。原来在壶镇是缝纫机行业名不见经传的企业,通过研制生产特种缝纫机,特别是缝纫箱包、沙发、汽车座的特种机,让企业驶上了全国范围内产业转型升级的快车道。国内哪种商品卖得俏,飞凤就研制哪种商品相应的特种机,把“特”字文章做到国内客商满意,外贸市场充分开拓,基本握有定价权。
“明后年,我们的厂房建起来后,可用厂区面积将是现在的三倍,我有信心在130人的用工基础上,实现一个亿的产值!”赵雨婉雄心不减。
喝水不忘挖井人。
赵雨婉没有忘记壶镇镇给企业的发展机遇。“我们企业在壶镇镇算不上最大最有实力的缝纫机企业,但正是因为我们企业具有成长性,壶镇镇给了我们企业机会,让我们在原有厂址的基础上加盖厂房,我非常感谢镇政府,非常感谢看好我们企业发展的人们。没有他们的支持,我们的成功将缺乏动力!”
政府给力撑起一片天,企业开拓瞄准国际市场。再过两天,赵雨婉又将登上去巴西考察新市场的飞机。虽然自己的库房里已经是零库存,但是拥有远见卓识的赵雨婉又要为自己即将拓展的三倍产能,寻找新的市场。
企业挖潜
重在拉长产业链
外部给力当然是好事,但更重要的还是企业自己动脑筋,求变出新。
欧亿轴承公司也缺土地,缺产能,发展潜力受阻,但不缺企业发展的雄心。
转换思路,不等不靠,欧亿走出一条很有自己特色的道路。两手准备,长远一手准备拿地,眼前一手继续做大品牌,做硬质量,让下游企业为自己打工,有钱大家一起赚,但是你要用欧亿轴承的行业标准。
很多业内人士都知道,制造超长轴承是欧亿的技术长项,为此企业还申请过专利。正所谓“三流公司做产品,二流公司做服务,一流公司做标准”。欧亿就做了一套品牌标准,自己生产最核心的技术,让其它名气小的企业为自己代工,实现互利共赢。这等于其它企业变相给欧亿提供了土地和劳动力,而欧亿只是合理使用了品牌效应。
但是问题的核心是,其它企业必须要用欧亿的产品标准,达不到标准就退货。毕竟质量是企业的生命。
“只要质量有保证,我们的品牌在外商心里的信誉还是非常高的!”欧亿轴承的老总王华文讲了一个外贸公司“狡兔三窟”的故事。因为外商认可欧亿的品牌,在外贸公司下了欧亿产品的订单。但是这家不厚道的外贸公司把单子私下派给江苏的一家企业生产。外贸公司这么做,有违行业规矩,但却是种追求利益最大化的变通手法。
可是他们没有欧亿轴承过硬的质量保证,山寨国内的品牌。结果可想而知,山寨的轴承没运到外国的港口就开始生锈,质量不过关。外商追究原因,最后查到了欧亿轴承公司。
王华文得知后,淡然一笑说:“我们欧亿的标准不是一般的企业能达到的。”还好,王华文留了个心眼,在欧亿生产的轴承上都留下了特殊的标识。事情调查清楚后,外贸公司赔光了信誉,外商对欧亿产品的忠诚度更高,欧亿赚得了口碑。
通过这件事情,王华文总结说,2006年才创办起来的欧亿,当年的年产值只有318万,过了4年时间就能办成年销售4000来万的中型企业,产品自营出口37个国家和地区。靠得是什么?欧亿对于技术研发的严谨,产品质量有着长期的坚守,这是让行业内绝大多数企业服气的本钱,是具有说服力的良好记录。
成本控制
原产地开厂省费用
家具行业和装修行业是木材行业的上游。全球的房地产市场遭遇百年一遇的金融危机,家具市场因此遭遇这场寒流的“蝴蝶效应”;国内房地产市场调控趋紧,也让家具内贸市场急剧萎缩;装修行业更是直接受到物价上升,楼市调控,消费者热情趋冷,装修木材用料下降的连锁打击。
那丽水具有地方特色的木材生产企业如何才能得到生存空间?
“丽水本地的林业资源保护较好,欧科都是从安徽、江西等内陆省份买进木材,这就引发了运输成本的问题。国内油价居高不下,稍有下降,又出现柴油荒。而且现在原料木材和劳动力成本也在上升,也快到企业赢利和亏损的临界点了。” 面对现实,丽水欧科人造板有限公司的副总经理杨伟忠很坚定地说:“我们必须改变!”
这么多困难,剪不断,理还乱。如何才能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欧科的做法很务实,着手到木材原产地去开厂,和业内拼成本,等过了这个木材行业的寒冬,再图企业的再次腾飞。
欧科准备把资本投向安徽六安、亳州等地,开设工厂,招收员工,降低木材进价和运输成本,合理控制人工成本。如此投资,让木材进价便宜了;当地招收的员工没有了外地打工的后顾之忧,对工资的要求也下降了;运输成本更不用说,直接省去了从木材原产地到丽水的木材加工路线,成品直接发往广东等地的下游企业。
这样,资本在运动中实现保值增值。
成本控制住,销售价格自然就有回旋余地,市场竞争力就得到提升。杨伟忠副总经理看着办公室里的中国地图,计划着将安徽、江西等省作为欧科人造板的大后方,源源不断地给企业注入“上乘功力”。
“不与其它企业硬拼市场,我们从原材料下手,穷则变,变则通。”杨伟忠说,下面就是通则久的问题,新的工厂如果顺利建成后,欧科在市场恢复繁荣后,将长期受益于成本的合理控制,优势就会更为明显。
应对用工荒
巧招工以心换心
“再咬咬牙,去西南看看吧!”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李治国来到了云南省的普洱市。由当地乡长带队,他顶着山上扬起的灰尘,骑上一天的摩托车,爬山涉水,到各个行政村入户拜访,一家一家做动员工作。
李治国何许人?不是征兵干部,更不是帮助农民致富的科技特派员,他是浙江嘉利工业有限公司的总务部长,还有一个身份——“招工办主任”,负责招收企业紧缺的100多名工人。
“西南的老百姓很豪爽,拿出自家最好的酒菜:烤鸡、烤鸭、烤鱼、烤肉招待我们。在入乡随俗的同时,我和农民之间也建立了充分的信任。他们想走出大山去打工,又缺乏勇气,我就跟他们说,我来担保,只要踏实肯干,我保证你们在外打工不受欺负。”
乡亲们会相信李治国的一席话吗?然后奔赴万里之遥的浙江丽水?
骑了一天摩托车的李治国下山时,已经是满身的灰尘加满身的疲倦。他对自己的动员工作真不是太有信心。
难道丽水本土就没有适合的劳动力吗?李治国无奈说:“有是有,我们也曾到过松阳、景宁等地招过工,但是成绩都不理想。”他告诉记者说,其实丽水各县有很多正值壮年的劳动力,每天在家里没事就是打打麻将,逛逛公园,就是不愿出来务工。
那也不用跑到云南这么远吧?
老李说,湖北等中部省份他也去过。一场招工会坐下来,颗粒无收。
今年他不信这个邪,决定远赴云南普洱,走村入户,就不信招不到工人。
平易近人的老李终于成功了。20多人!一个巨大的突破。
三天后,在普洱市市区,当地老乡们信守承诺,陆陆续续从山里结伴赶到约定地点。一辆装满20多名工人的大巴车缓缓启动,从普洱直达丽水嘉利!老李感慨说,一趟招工要花费嘉利3万元的成本,成功一次还非常不易。
招得到,也要保得住。在确保自己的员工队伍稳定方面,嘉利还做了很多工作。比如说组织企业内部篮球赛、卡拉OK比赛,承办开发区十佳歌手大赛等等。员工的工资每年都有提高,对企业的感情也与日俱增,大家来了就都不走了。
有统计表明,到2009年,我国15岁至64岁的适龄劳动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已经达到了最高点,此后其增长率将迅速下降。在新增劳动力迅速减少和劳动成本不断上涨的条件下,企业要实现更大发展,就必须寻求扩大工人队伍的最佳途径,并且能留住工人。虽然到目前为止我国的人口红利还存在,但很可能在10年内基本消失,就此看,这位“招工办”主任今后仍然是任重而道远。
10年前,马云、马化腾和陈天桥分别仅花了50万创立了阿里巴巴、QQ和盛大网络这些“小微”企业。30年前,全球市值最高的苹果公司更是诞生于车库。再看看现在,这些企业都成为了行业的翘楚。大企业都是从小企业成长起来的。
著名经济学家郎咸平在总结苹果经验时认为,美国“小微企业”苹果公司的成功之道在于不仅仅创造了iPhone、IPAD等实体产品,而是固定了上游的合作伙伴,控制了成本,提升了利润;而且整合了下游服务业:销售、游戏、软件服务等。一言以蔽之,苹果的成功就是时下最流行的企业经营理念的完美诠释,那就是全面提升拉长产业链,这将更容易控制成本、稳定标准、打响品牌、提升销售。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重视中小微企业,就是重视地方经济的未来。
我国的中小微企业对国民经济很重要,提供了75%以上的城镇就业岗位。政府给寒冬里的企业供暖,是必然选择;银行“放水”养大鱼更要养小鱼,满足培育潜力客户的长远需求。
寻求探索解决中小企业的困局,就是扶持丽水经济的未来。这个问题政府和各有关部门责无旁贷。为了给力中小微企业,我市各地政府和有关部门已经行动起来,八方合力,充分给予外部支持,为企业发展撑起一片蓝天。
在今年12月份,我市采取集中减征的方式,对全市困难中小企业临时性下浮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等四项社会保险费缴纳比例。在确保企业社会保险待遇按时足额支付、社会保险基金不出现缺口且保持正常运行的前提下,此次减征全市预计将有5000户中小企业受惠,减轻企业负担1200万元。
缙云县政府针对当前中小微企业发展困境,出台《关于支持中小微企业平稳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制定了引导和发挥民间资本作用、完善银行业金融机构考核、帮助企业解决转贷困难等方面九条具体的措施,为全县中小微企业“减负”。
青田县针对县内部分企业经营出现困难的情况,财政首期出资2000万元,建立青田县企业应急转贷专项资金,作为扶持县内中小企业稳定发展的重要举措。对部分企业出现的资金周转困难,青田加大金融资金扶持力度,加大对中小企业的信贷资金倾斜,确保实现年初确定的新增贷款25亿元的目标。
人民银行丽水市中心支行转发了人行杭州中心支行《关于认真贯彻稳健的货币政策,积极支持中小企业平稳健康发展的通知》,确保年末中小企业信贷增速高于全部贷款平均增速、高于全省中小企业贷款平均增速。
……
行动还在继续。我们有理由相信,有政府和相关部门的合力破解,有企业家们的智慧,目前存在于我市中小企业的“珍珑棋局”,定能化繁为简,顺利翻盘,迎来企业发展的美好明天。